
1.5財政學的研究方法
1.5.1財政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
財政學與經濟學:應用與基礎關系
財政學與政治學:交叉關系
財政學與管理學:交叉關系
財政學與政策學:交叉關系
財政學與法學:交叉關系
財政學與哲學:方法論上的應用與指導關系
1.5.2 財政學的研究方法
現代財政學在研究方法上吸取了現代科學哲學的成果,已經形成了一套科學的研究方法。這套科學的研究方法是一個整體,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區別又密切聯系著的方法所組成的。其中發揮重要影響的方法主要有:歸納與演繹、歷史與邏輯、實證與規范、定量與定性等。
(1)歸納與演繹:歸納法是從個別事實走向一般概念、結論的思維方法。演繹法是從一般
的概念、原理走向個別結論的思維方法。
(2)歷史與邏輯:歷史法其實就是歷史的歸納,是通過對歷史的事實和經驗的概括與抽象,從而歸納出本質和規律來。邏輯法其實就是邏輯的演繹,是以基本假設或基本概念為前提或起點,通過嚴密的邏輯分析,推導出一定的結論來。
(3)實證與規范:實證法是一種事實陳述的分析方法,是對客觀事物進行描述、分析和闡述,它回答的是“是什么”、“會怎樣”的問題。規范法是一種價值判斷的分析方法,是對客觀事物作出估價、判斷和抉擇,它回答的是“應該怎樣”、“必須如何”的問題。實證法如果不能歸納出一般的規律或本質關系來,那么這種分析就不夠深入。規范法如果所依據的價值標準不是普遍和客觀的。那么它的判斷就缺乏說服力。
(4)定量與定性:定量法就是運用數理和統計技術,考察事物的“量”的規定性,從而把握事物性質的一種研究方法。其著眼點在于用數量關系精確地揭示事物的根本特征。定性法就是運用理論分析、歷史研究和邏輯演繹,剖析事物的“質”的規定性,從而把握事物性質的一種研究方法。其著眼點在于對事物的表象進行全面的、深入細致的考察和分析,進而揭示出決定這一事物運動、變化和發展的內在規律。
以上是關于2018年福建自考《財政學》講義資料第一章(五)的相關內容,想獲取更多關于福建自考的相關資訊,如福建自考考試資料、報考條件、自考安排、自考專業、自考院校、自考解答等,敬請關注福建自考(http://www.crimsonguaranteed.com/)
福建自考培訓報名入口


上一篇:2018年福建自考《中國近現代經濟史》提綱要點(3)
下一篇:2018年福建自學考試《中國對外貿易概論》強化復習(1)